科普动态科技旅程深度融合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近年来,科普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假期期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追捧。 “免门票”的科技展览、人头攒动的观星胜地,无不见证着旅游新业态、休闲新场景的繁荣发展。 科普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和升级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度假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对旅游产品的内涵和体验性要求逐渐提高。 旅途中凝望遥远的星系、探索岩石的奥秘、聆听风云的故事、邂逅知识

科普动态科技旅程深度融合

近年来,科普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假期期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追捧。 “免门票”的科技展览、人头攒动的观星胜地,无不见证着旅游新业态、休闲新场景的繁荣发展。

科普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和升级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度假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对旅游产品的内涵和体验性要求逐渐提高。 旅途中凝望遥远的星系、探索岩石的奥秘、聆听风云的故事、邂逅知识,让旅行有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

科普旅游的兴起与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近年来,“天眼”探空、“北斗”组网、“嫦娥”绕月、“羲和”日渐取得创新成果,推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科学技术。 成就和创新的故事激发好奇心。 参观科研基地、了解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拉近老百姓与科技创新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还可以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人们。

近年来,科研基地变身旅游景点的现象并非孤例。 说到西昌旅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必去的地方。 作为北斗的“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全部北斗卫星的发射任务。 许多人接触它只是为了探索他们的太空梦想。 还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与“中国天眼”科普同属“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的地方科普基地,无不体现了“科技+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不仅提供探索数千种植物的科考营地,还设有夜游项目,与科研导师一起观察数千种昆虫。 还可以坐在皇家荷叶上,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游客可以参观天文研究设施,近距离接触古代天文仪器,体验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的奥秘。 还可以参观陨石展览,了解陨石。

科普旅游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过程,但对于游客来说,在游览时也不要忘记遵守游览地的相关保护规定。 与一般旅游景点不同,这些地方大多是重要的科研场所,需要游客细心呵护。 这样,旅途就会更加迷人。

(作者为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