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入驻京东科技资讯网站探究新零售生态的自然演进
4月8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与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共同出席了优衣库入驻京东的签约仪式,这一场景让人不禁回想起6年前优衣库入驻天猫时的情景。在那个时候,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优衣库中国区CEO潘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当时的淘宝CEO陆兆禧都参加了这次活动,体现出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优衣库是日本迅销集团旗下的七大品牌之一,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2013财年的销售净额达到了107亿元人民币,为迅销集团总销售额的15%。中国市场对于优衣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迅销集团希望在2020财年实现5万亿日元的销售目标,而这一目标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大幅增长。
在加入京东之前,天猫一直是优衣库线上主战场,其官网甚至与天猫旗舰店直接打通。而有消息透露,马云可能是小股东之一,与双方关系密切。在得知.optim化将要加入京东后,天猫工作人员曾多次试图劝阻。
最终选择与京东合作,是基于对其渠道能力的认可,以及能够快速提升销量。从京东角度来看,将像优衣库这样的品牌吸引过来,不仅能带来整体销售额增长,还能改善盈利能力。
不过双方携手意味着更深层次合作。据介绍, 京东将为优衣库提供仓储配送全流程服务支持。这意味着所有货物都会存放在京东仓库,并由京东完成配送。此前,有消息指出开放平台体验自营化将成为未来两年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举表明 京东正在扩展其自营业务到第三方平台,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如物流网络等,从而与天猫竞争。一旦菜鸟物流无法有效运作,那么 天猫可能会在竞争中失去地位。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可以看到 京東和天貓之间差距不断缩小。当淘宝商城上线时,它们以免费策略吸引卖家,但为了盈利,最终开始收取佣金和广告费。同样地,当 京東推出了开放平台后,它也开始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比如通过收取佣金找到高毛利点。
然而,无论如何说,都必须承认B2C(电子商务)对于电商巨头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消费习惯升级以及消费者对品牌品质需求增加,说“得B2C者得未来”并不为过。
那么,我们可以期待 京東开放平台和天貓二者的发展趋势吗?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一直以来的自营交易占比达到了44%,而第三方交易占比39%;相比之下,那一年第四季度 天貓GMV增长率为60.1%,但已显著放缓。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则未来的竞争结果似乎已经很明确:一条不断攀升曲线即将超越另一条呈下降趋势的一条曲线。但阿里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找到新的方法来保持领先地位或赶超对方。
刘强東提出的“十节甘蔗”理论,即吃掉零售产业链上的更多甘蔗节数,也就是不仅做交易平台,还要延伸至仓储、配送等环节并持续成本降低,以实现多环节盈利。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自建物流如此关键,因为它解决了用户体验问题,并且提高了效率。他建立了7个大型物流中心,在40个城市运行123个仓储设施,并拥有3200多个配送站点及3000余名快递员,这些都是他在电商行业中的独特优势。他试图把这些资源向第三方卖家开放,以便他们使用这套系统,从而统一服务并使商品更快捷地送达客户,而且还能发挥潜力并带来更多收益。此外,他还减少了给卖家的佣金扣除,使他们更加愿意使用这种模式,而搜索界面上显示那些使用这种服务的商品,也是一种流量支持,对于合作伙伴来说是一个加分项。不过,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帮助追赶或者超过其他电商巨头,只有时间才能揭晓。如果成功的话,将会标志一个新纪元,如果失败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不管怎样,大型企业通常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或重新获得领导位置。这一次事件,看起来就像是这样一种努力的一个示例——尤其是在考虑到马云投资于该公司的情况下,没有哪个人料想到它们竟然被用作一个转变点,或许这个转变点最终证明自己价值最大化的是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