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前沿高峰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
3月12日,天文学前沿高峰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共同见证武汉大学天文系成立,共商天文学发展方向。
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高地。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沉壮海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集思广益、汇聚学术资源、联结学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天文学科教学和科研质量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天文学学科的发展。 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星表示,天文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于2017年初正式成立天文学学科,学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11月,成立“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成为促进人才引进的开放合作交流平台; 2019年初,天文学科精英班正式成立,成为我国天文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 2019年5月,成立“韩占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与云台的深度合作,增强我校天文学科实力; 2021年6月,成功申请“天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包括引力波天文学、高能天文学、物理学和天文技术方法三个方向,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天文科学研究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科学部天文处处长何成研究员表示,希望武汉大学天文系成为天文研究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天文研究的聚集基地。高水平科研团队,高层次领军人才成长基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表示,国家天文台将利用自身科研平台优势,与武汉大学人才培养优势相结合,加强国家天文台建设联合天文中心,推动中部地区天文学事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景一鹏院士表示,国家当前迫切需要大学大力建设和发展天文学学科,希望加强两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天文学学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表示,将继续发挥武汉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工作站的作用,搭建武汉大学之间项目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桥梁和云南天文台。
据了解,武汉大学天文系高层次人才不断聚集,科研平台不断发展壮大。 现有学科方向涵盖引力波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紧扣前沿及国内外天文装备科研目标。 主要进行中子星、黑洞、引力波、黑洞双星、空间天文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