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LAMOST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11月5日,新华社报道LAMOST:史上最强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展现了中国深空探索的雄心。 报道中,记者有趣地将LAMOST的建筑称为“超现实主义”建筑,并介绍了LAMOST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关键技术创新。 报道援引斯隆巡天计划创始主任、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唐纳德·约克教授和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埃利斯教授的话说,他们对完全中国自主创新。 LAMOST 项目的概念和开发评估。

新华社报道LAMOST

11月5日,新华社报道LAMOST:史上最强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展现了中国深空探索的雄心。 报道中,记者有趣地将LAMOST的建筑称为“超现实主义”建筑,并介绍了LAMOST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关键技术创新。

报道援引斯隆巡天计划创始主任、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唐纳德·约克教授和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埃利斯教授的话说,他们对完全中国自主创新。 LAMOST 项目的概念和开发评估。 约克教授表示:“中国的望远镜无疑能够获得比斯隆巡天望远镜多得多的高通量科学数据。在巡天计划中,数据为王。LAMOST每次委托观测,可以获得多达4000个天体光谱。”是斯隆巡天望远镜的五倍半,比世界上任何仪器都强大。” 埃利斯教授表示:“我目前无法确切知道LAMOST能够探测多远的天体,但我毫不怀疑它在观测速度和深度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新华社稿件播出后,被国内多家报纸采纳,并被各大新闻网站转发。 英文版除被路透社、中国日报等采用外,还被美国一些太空新闻网站全文出版。 LAMOST因其技术创新和巨大的科学潜力,进一步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新华社报道中文版

新华社报道英文版

中国日报报道

英国路透社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