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建立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性
科教论坛《西藏科技》2012年第1期(总226期)西藏大学建立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宁长春杨胜飞陈天禄(1.理学院物理系,西藏大学;徐刚'.张惠杰山增诺布周毅 2.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联合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西藏 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拉萨,北京 85OOOO;10001 2)科普教育是吸引更多人学习天文学的重要手段,进而促进天文研究人才的培养。按照这一思路,“西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联合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积极建设“西藏大学“西藏大学天文教育基地”,针对西藏地区大专院校、中小学、大学。 公众开展天文科普教育,带动西藏青少年素质教育,更进一步瞄准西藏本身,培养未来在西藏天文观测基地工作的天文人才,带动大型天文观测基地的顺利运行西藏的科学设施
关键词: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应:将最新天文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天文科普教育内容,利用天文科学研究促进天文科普教育,同时融入天文学 1 1. 1 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优良条件科普教育 西藏有许多优良的天文观测条件。 由于大气窗口的存在,即来自外太空的电磁波,由于地球大气层的选择性吸收,只有可见光和无线电波才能到达海平面,而高山位于大部分水蒸气之上,除可见光无线电波外,还可用于红外和亚毫米波天文观测。 所以一般来说,地面天文观测,对于高海拔是有一定要求的。 世界上大多数专业天文台也建在高山上。 例如,在22f f至1mm的波长处,由于水汽吸收严重,这部分波段对于地面观察者来说是完全不透明的,但在海拔较高、空气干燥的地方,通过率可达3O至3500m,还有一些亚毫米波段如800,u_~910f f 的透过率在85左右。
除了高空的要求之外,光学望远镜的安装位置除了看之外还要求远离光污染。 低频射电望远镜需要良好的电磁环境,即必须远离电磁污染。 亚毫米望远镜等高频望远镜对大气的干燥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气象数据证明,中国西藏在北半球可能拥有更好的亚毫米波站。 就西藏羊帕井地区而言,每年12月至1月的气象资料显示,大气沉降水(Pw V)<1. 0达到7o 0. 2r am的时间比例。 这一条件也与西藏亚毫米波天文台的情况相同。 在该海拔以上,当可以施工时,Pw V 最多达到 4 0。 除了地理和气候条件外,城市灯光、烟雾和无线电发射站等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天文观测。 西藏以农牧林业为主,工业欠发达。 这些因素减缓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人们普遍认为,青藏高原在视宁度、大气透明度、夜空亮度等方面都可以找到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站地点。 综上所述,就天文观测而言,尤其是天文科普意义上的天文观测,西藏幅员辽阔、海拔高的地理特点使其具备了不可多得的天文观测条件。 如果在西藏开展天文科普教育,仅从天文观测条件来看,西藏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1. 2 现有大型天文科学装置 2009年9月9日,“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落户西藏。 该项目旨在拆除原安置在阿尔卑斯山戈尔内格拉特海拔3200米的K OSM A亚毫米波望远镜,然后搬迁安装在海拔4300米的中国西藏羊八井。 安装预计将于 2011 年底完成,并进行测试观察和一些科学目标研究。 西藏大学抓住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在西藏建设的契机,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建立了“国家天文台-西藏大学天体物理联合中心”。其成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利用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西藏项目对西藏大学特别是天文学科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