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之星唯一以城市命名的明星
2020年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将达到顶峰。供图/湖南省天文协会
多年后,当人们回顾2020年时,会对最长的寒假和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印象深刻。
湖南的天文爱好者更习惯用星空来定义时间。 2020年6月21日,发生日环食; 2020年7月,新智彗星“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20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 2020年10月,金星对冲太阳; 接下来的时间,还会有猎户座、双子座流星雨……湖南省天文学会会长谭伟说:“今年是天文学大年,光是日环食和新智慧彗星就足够了使今年成为天文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
多年后回望,一定会有人这样总结2020年——星空格外明亮。
【追星点:长沙】仰望星空,我们从国际空间站出发
十月,我们一直在等待阳光灿烂的日子。 国庆节过后,长沙迎来了短暂的晴天。
10月10日黄昏,国际空间站掠过长株潭、西安的上空。 18时40分从西北天空升起,18时45分到达西南中天,18时49分从东南天空落下。 最大亮度为-3.7星等(星等越小,亮度越大),堪比金星的光辉。 在晴朗的日子里,肉眼清晰可见。
“国际空间站每 92 分钟绕地球一圈。” 谭伟对国际空间站很熟悉。 在国际空间站过境的短短几分钟里,我们正前往湘江观测行星。 路上交通堵塞,我错过了与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次见面。 一次邂逅。
国际空间站每 92 分钟绕地球一周,并不是每次凌日都能被观测到。 “空间站本身不发光,它反射阳光,白天看不到,只有日出前和日落后路过时才能看到。” 谭伟解释道。 国际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与赤道形成51.6°角,这意味着南纬51.6°和北纬51.6°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它。 国际空间站的穿越时间和路径并不难预测。 网站和手机APP可以查询您所在城市国际空间站未来十天的飞行路径和方向。 只要时间和天气合适,国际空间站一定会如期抵达。 前提是,你需要学会导航星星。
国际空间站是最亮、最容易看到的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大小各异,看起来都是星点。 人类踏入深空,探索星空。 它们也点缀着星空,给仰望星空的人们带来惊喜。
“你如何区分飞机和国际空间站?” 我问。
“飞机上有红色和绿色的机翼灯闪烁,国际空间站发出像星星一样稳定的光。” 谭伟说,国际空间站像一颗淡黄色的流星一样从头顶飞过。 黄色来自8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由聚酰亚胺金材料制成,浅黄色来自这种金材料。 如果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反射到你的方向,国际空间站就会发出特别明亮的光芒,这是一个难得的惊喜。
国际空间站就在西方地平线上方,由于距离太远,看起来缓慢而昏暗。 当它几乎在头顶上时,国际空间站看起来最亮、速度最快。 此时,我们距离宇航员只有400公里。 这是我们和宇航员最接近的时刻。 它们以每小时28160公里的速度飞越夜空,承载着人类奔向星空的梦想。
我错过了第一次与国际空间站的相遇。 在湖南省天文学会首席摄影师张辉拍摄的照片中,我清晰地看到了国际空间站——一颗不起眼的星星,或者一条弧形的线,不起眼。 “国际空间站很难拍到清晰的照片,速度非常快,长焦拍摄也很困难。只有当国际空间站凌日月球或太阳时,赤道仪才会跟踪月球和太阳并等待。”让它进入框架。” 遗憾的是,追星多年,张慧却从未拍到过这样的场景。 “今年我已经拍摄了3次飞机飞越月球的照片。”张辉说。
1998年建成的国际空间站,其表面有“小洞”。 科学家预计,它可能会在2024年结束生命并坠落地球。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建成,届时我们将能够在夜空中看到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 2024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空间站将是世界上唯一在轨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观测不会带来太多惊喜,但它们却是与人类联系最紧密的“星星”。 让我们开始从国际空间站仰望并追逐星星吧。
玫瑰星云2020,湖南省天文台制作
【追星景点:耒阳禄丰寺】震耳欲聋的祈福,“喊出”金环日食
“我还记得天空中那巨大的黑影迅速向我袭来。刹那间,白昼变成了黑夜,星光璀璨。无数水鸟惊恐地哀鸣着,天体物理的伟大定律在我们面前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的形象。在史诗故事的结尾,太阳和月亮变成了新的天空。” 2009年7月22日,在湖南遭遇本世纪最长的日全食后,谭伟诗意地写道。 日食作为一种奇观,是最受天文爱好者欢迎的天象。 世界各地都有专门的日食猎人在追逐它。
2020年6月21日15时55分19.1分开始,月影进入湖南省,环食带将经过中方县、枝江侗族自治县、洞口县、隆回县、邵阳县、启东祁阳县县、长宁市、耒阳市、永兴县、桂东县以及湘赣交界处的罗霄山脉进入江西省。 其中,环形日食带非常靠近中心线穿过耒阳市城区。 日环食于16时01分44秒开始,持续53.7秒。
“最近一次日环食经过湖南,距今已有500多年前。下一次日环食将在2030年,而日环食带只会经过我国东北三省的一角湖南的下一次日环食要到2085年才会出现。”谭伟说,日环食来临时,月球的视直径与太阳非常接近,只留下一条与太阳几乎无法区分的金色边缘。肉眼。 日环食发生的短短几十秒内,天空变成深蓝色,黄昏提前降临。 明亮的金星在西方的天空中闪耀。
湖南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让湖南的天文爱好者兴奋不已。 提前几个月,湖南省天文学会就开始征集全省200多人参加。 那天,天气晴朗。 天文爱好者聚集在鹿栖峰森林公园的鹿峰寺,把枪口大炮对准太阳,等待日环食的到来。 “早上的天气还是很好的,4点01分是日环食最精彩的时刻。3点50分,突然飘来一大片云,遮住了太阳。” 突如其来的乌云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在了服务员的头上,先是沉默,然后是躁动。 “观星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一朵云就可能让我们的努力和追求化为泡影。” 在谭伟的记忆中,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追逐和等待。 谭伟长期组织活动,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一边组织了一群人,对着天空喊道:“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期待最重要的是稳定等待者的情绪。”
奇迹在日环食发生前几秒出现,云层突然裂开一个洞,“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方”,太阳露出了它的面容,天文学家如愿以偿,目睹了金环日食,“这是简直就是奇迹,在耒阳其他地方等待的天文爱好者都没有看到。”
“天文学就是这样,一切似乎都被安排好了,充满了偶然性。这就是天文学的魅力。” 谭伟表示,在他看来,遗憾也是追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0年6月21日耒阳日环食全记录。
耒阳禄丰寺,追金环日食。
【追星点:浏阳大围山】新智彗星,穿越6800年
追逐彗星比日环食更折磨人。 今年在北半球观测到的大型彗星新智慧彗星,对北半球来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北半球最近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型彗星是1997年造访地球的海尔波普彗星。接近近日点,然后消失了。” 谭伟表示,去年一颗名为C/2019Y4ATLAS的彗星被寄予厚望。 但最终还是解体了,“所以天文学界流传着一个笑话,建议成立一个‘彗星吸死协会’,越自吹自擂的彗星就会英年早逝。” 天文学爱好者早已对提前预测的大彗星失去了耐心。
最初,谭伟对2020年3月发现的编号为C/2020F3的彗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2020F3表示,这是2020年3月下旬发现的第三颗彗星。“一般彗星预测一两年提前,天文学界并没有吹嘘这颗彗星。” 没想到,这个“小透明”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迅速变亮。 一个月的时间,新智慧彗星从肉眼不可见变为接近0星等,亮度增加了约100倍。
“七月初,这颗彗星变得非常明亮。” 谭伟和张辉也开始了追逐彗星的旅程。 在内蒙古拍摄的。”他们出去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在湖南拍摄彗星非常有意义。”根据天气预报,他们赶赴湖南可能有彗星的地方拍了《炎陵云阳山》、《炎帝陵》、《岳阳洞庭湖》、《浏阳大围山》,还跑遍湖南。收拾好行李出发,有时一夜跑600多公里。 追了十多天,终于无功而返。 湖南天文学界拍摄新智彗星的第一人是曾岳鹏。 7月份他去内蒙古出差,在内蒙古大草原上遇到了这颗彗星。 照片发在群里,让湖南的观星人士羡慕不已。 7月中旬,湖南天气转好。 7月15日,谭伟和张辉再次前往大围山,架起五台相机,终于在日落半小时后首次捕捉到新智彗星的面容。 它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飞行了半个小时,才落入了迷雾之中。
根据轨道,彗星分为三种类型:椭圆形、抛物线和双曲线。 后两颗彗星一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然后离开,再也不会回来。 具有椭圆轨道的彗星会定期返回太阳,称为周期性彗星。 新智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其周期长达6800年。 它在6800年前访问过地球,下一次将要到6800年后。
湖南省天文学会活动。
大围山观星者。
追星胜地:英仙座流星雨来自浏阳大围山
流星雨是最常见、最绚丽、最浪漫的天文现象。
“流星雨就像命运一样,你知道它迟早会来,但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以什么形式来。” 它如约而至,充满惊喜。 谭伟的描述就像是爱情。
关于流星雨,谭伟印象最深刻的是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那是我见过的最壮观的天文现象”。 1998年和1999年,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东亚是最佳观测区。 谭伟对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寄予厚望。11月17日,他带着几个朋友去乡下观星,当晚只看到了三颗流星。 第二天晚上,他不再不好意思邀请,和另一个朋友在小镇的天台上看深夜,“那天晚上流星很多,到凌晨一两点的时候,我们统计到了1112颗流星,几乎每秒就有一颗流星,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两个金星亮度的火球经过。凌晨四点,一颗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流星出现了,整个天空都被反射成了蓝色。” 我无法想象他们那天晚上看到了多么壮观的景象,但是从谭伟的讲述中我们知道,那天晚上灿烂的流星足以照亮一个人的一生。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都会如期到来,夏季的天空中几乎从不缺席。 它发生于每年7月17日至8月24日,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中的第一个。 其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36年的中国古籍中,记录了一百多颗流星。
2020年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迎来高峰。 尽管如此,即使天气晴朗,观看壮观的英仙座流星雨也需要耐心和运气。 “今年,我们差点就错过了。” 谭伟说,8月12日,湖南的天文爱好者仿佛去参加一年一度的邀请,在大围山山顶等待英仙座流星雨。 观星队原本计划去山顶看星星。 下午,山顶雾气弥漫,持续了几个小时。 走到半山腰时,雾气如影。 他们准备放弃,回到山顶酒店。 没想到,回到山顶没几分钟,浓雾就渐渐消散了。 “正好赶上峰顶最高点,月光很强,但流星却清晰可见,肉眼可见的流星有一百多颗。” 一颗颗流星划破长空。 观星者们躺在草地上,抬头仰望星空。 足足有一百多颗流星,它们感觉就像是在向我们冲来。 当不期而遇的时候,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惊喜。
大围山拍摄到的新智慧星彗星周期为6800年。
远离光污染,守护黑夜
谭伟教孩子们时,总会问一个问题:“星空是什么颜色的?” 他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红色,有的说黄色。在他们的印象中,星空是五彩斑斓的。他们一直生活在城市里,从来没有见过黑色的星空。” 谭伟感叹,短短三十年,过了一个时代,就连永恒的星空也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漆黑无边的星空,清晰可见的银河。”两代人之间,星空永恒,暗夜缺失。
追星者也是黑暗的追逐者,城市灯光的放逐者。 2002年,谭伟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来到长沙。 他在长沙城里寻找黑暗。 “我听人说猴石桥刚刚建成,从猴石桥上可以看到银河。” 城市的发展在黑暗中撕开了伤痕,观星者越走越远。 “先去了长沙镇周边的淳化,然后去了红旗水库、白鹭湖水库……”一路向东,2012年,他们来到了大围山。 “太棒了,有两个世界,没有任何灯光,观星条件很好,星星很亮,银河拱桥清晰可见,可以看到6.5等星。” 大围山一时成为观星者的天堂。 然而,旅游业很快就发展起来。 “2016年,山顶滑雪场开业,晚上灯火通明造雪,当时观星条件直线下降。” 他们选择离开,“到达平江福寿山时,虽然观星条件不如大围山,但没有光污染。” 2018年,大围山滑雪场关闭,他们又回到了大围山。 天文学会自己建立了一个天文台,不仅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观测,还承担科普职能。
随着大围山道路的升级改造,大围山观星逐渐闻名,游客纷纷涌入大围山。 大围山的黑夜被灯光贯穿。 “现在我们只能看到4等星,光污染非常严重。” 逃避还是坚守,成为摆在天文协会面前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黑夜防护意识很淡薄,观星暂时不谈。光污染会造成人类生物钟紊乱,威胁动植物的生存,我们需要黑暗。” 谭伟兴奋地说,“我们只是希望灯能有灯罩,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到天空,光线要柔和一些,养成关灯的习惯。” 几乎在每一堂培训课和天文观测中,谭伟都会给孩子们灌输守护黑夜的理念,把宇宙和天文学的种子植入到孩子们的心里,有一天,它会一起发芽。
长沙之星,唯一以城市命名的明星
星空让人们着迷。 除了令人惊叹的天文奇观和进入深空的梦想,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也是一本古老而博大精深、充满历史的书。 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人,将星空划分为“三壁四象二十八星座”,将星空世界塑造成中国社会的复制品。 皇帝、将军、百姓、皇宫、军事要塞都搬到了天上。 在中国星象中,在星空中还可以找到靖宿星和厕所星,让人会心一笑,感觉十分亲切。
湖南人仰望星空,大多会寻找长沙星——一颗非常不起眼的星星,就像在浩瀚的星空中寻找自己的故乡一样。
“这个季节在地平线以下,是看不见的,只有春天才能发现。” 湖南省天文协会会长谭伟表示,春天的星空中,沿着北斗七星、大角星、角宿一的春天大弧向南延伸,可以在南方低空看到四颗稍亮的星星,形成一个倾斜的四边形,在周围暗星的映衬下更加显眼。 这就是真宿,中国二十八星座之一。 镇宿下属三星,四星之中长沙星。 在中国古代占星学中,“震”是天上的战车,长沙是一座被战车包围的孤城。 在西方文化的想象中,真星座的四颗星组成了一只爱说谎、被上帝诅咒的乌鸦。 长沙星在乌鸦座没有存在感。
长沙之星是星空给湖南人带来的骄傲。 长沙市与长沙之星有着密切的联系。 究竟是长沙市在先,还是长沙之星在先,争议颇多。 长沙市因天象而得名的说法已被普遍认可。 毕竟,面对浩瀚的星空和永恒的星辰,一座城市显得太过渺小和短暂。
“其实,长沙城比长沙星更古老,长沙星在世界上以长沙命名。” 谭伟说道:“长沙地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出现的时间早于二十八宿。” 长沙在《长沙》中作为地名出现。 《易州书·王徽篇》中“行人见大竹,长沙龟”。 孔超注:“长沙龟极大而美,故亦贡品。” 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修建洛邑的情况。 ,集结诸侯与方国。 可以推断,长沙作为地名的使用时间早于公元前11世纪。 最早的二十八星座说法,最早见于1978年(战国初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二十八星座天文图。 《明史·十文志》记载:“震旁小星,曰长沙,与其所对应。” 光绪的《善化县志》则更直接:“星以沙名,非沙以星名”。 可见,长沙星星的命名比长沙地名晚得多。
星空就像一本历史书,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投影。 在星空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长沙市若隐若现的历史。 古代占星师在星空中设置了三个战场:以结界阵和羽林军为主的北方战场,围绕昴、碧,西北战场对阵湖人,还有一处是夷、真、焦、康。 、氐、房、新诸宿的南方战场,是供奉东瓯、青丘等南方蛮族的。 长沙星是南方战场上一座被围困的孤城。 我们很难知道《星空战场》面对的是哪一种对抗。 不知道长沙市在这场对峙中经历了怎样的劫难。 不过,这无疑可以证明长沙之星是以长沙市命名的。
长沙星是唯一一颗以天空之城命名的星星。 遥远的长沙为何在古代的星空中占有一席之地? “长沙自古就是观星重镇,可能是因为在古代,湖南是中原的南界,也是占星师观测星空的南界。” 谭伟猜测着解释。
湖南的另一座城市娄底,似乎与星空有关。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娄底本是“娄底”,是楼苏与地苏相得益彰的地方。 《星空帝国:揭秘中国古代星星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否认了这一说法。 楼苏、地苏分在西部和东部。 在传统的星座划分体系中,夔、楼宿对应今山东、江苏部分地区; 而氐、房、新苏之分则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分交不成立。 娄底与明星无关。
娄底之名源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 当时称“娄底”,意为高楼的底部。 据说,清初,当地文人为了改善城市形象,附赠娄、狄双行,正式更名为娄底。 从字面上看,它更像是楼缓统治下的城市。 1999年,设立娄星区。 据天文史学家陈久今考证,山西娄山、娄乡确实与楼宿有关。 他认为娄人是夏人的一个分支。 随着夏朝的建立,娄族继续向东发展,疆域覆盖了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改朝换代期间,不断东移,定居山东。 在师制上,楼宿恰好是山东的师。
致谢:湖南省天文学会
潇湘晨报记者 唐冰冰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