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入驻京东科技追赶天猫的自然步伐
4月8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与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共同出席了优衣库入驻京东的签约仪式,这一场景让人不禁联想起6年前优衣库入驻天猫时的情景。当时,柳井正、潘宁、马云和陆兆禧都出席了这一重要活动。这种重视程度显示出了对此次合作的期待。
众所周知,优衣库作为日本迅销集团旗下的七大品牌之一,在中国市场已有13年的历史。2013财年其销售额达到了107亿元人民币,对迅销集团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迅销集团希望到2020财年实现5万亿日元的销售目标,这其中中国市场将扮演关键角色。
在选择京东之前,天猫一直是优衣库线上销售的主要平台。但据透露,有可能马云持有小部分优衣库股份,并且双方关系密切。在得知优衣库将加入京东后,天猫工作人员曾尝试劝阻这次合作。
最终,两家公司达成了协议,这意味着对京东强大的渠道能力的认可,以及对于如何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改善的一种战略决策。此举也为 京东带来了整体销售增长和盈利能力增强。
然而双方携手之意义远不止于此。根据介绍,京东将提供从仓储到配送全流程服务支持。这意味着所有货物都将存放在京东仓库,而配送则由 京东完成。过去几年中,随着消费习惯升级和消费者对品牌品质关注度提高,“B2C”成为电商发展方向的一个新里程碑。如果菜鸟物流未能在未来几年派上用场,那么天猫在竞争中可能会再次失去优势。
自2008年淘宝商城成立至今,其卖家总数近800万,其中20万左右是天猫独有的卖家。而2010年底,当阿里巴巴推出了开放平台之后,现在仅有7万多个卖家参与其中。不过,由于自身以自营起家的背景,加上不断扩展第三方卖家的业务范围,使得 京东开放平台的事业部持续成长并取得显著成绩,与天猫相比,其势头看起来更为明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些行业专家认为体验自营化或许成为了追赶天猫的一种关键方式。这与刘强東提出的“十节甘蔗”的理论相关,即通过控制更多零售产业链上的环节来实现多方面盈利,比如通过成本降低来提高效率。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快速物流配送,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从而决定一个电商平台是否能够成功吸引顾客群体。在这些努力下,不难预见,如果未来类似于这样的模式被广泛采用,那么对于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来说,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同样的网络覆盖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来自竞争者的挑战。而对于像刘强東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可以通过创新技术解决问题,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快递等高科技方法,以确保客户获得商品尽快。
最后,无论结果如何,大佬们都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最终只剩下最优秀者留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