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研动态清华大学引领互联网标准创新荣获10项殊荣
推动全球互联网向IPv6单栈演进的新里程碑,清华大学牵头的10项互联网标准斩获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2月20日,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举行的颁奖盛典上,这一成果得到了认可。这项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的“RFC6052、RFC6145和RFC7599等国际IPv6技术创新IETF RFC标准10项”项目,是对互联网从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这些国际互联网标准,由世界领先的网络技术机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所产生,对于人们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至关重要。此次获奖的这10个RFC旨在解决从 IPv4到 IPv6 的过渡问题,其意义重大,因为它们为全球迈向 IPv6 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前进方向。
然而,IPv4地址已经耗尽,而拥有巨大地址空间的 IPv6 成为了必然选择。我国政府也已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加速了 IPv6 的普及。但是,由于两种协议之间不兼容,使得这一过渡成为全球难题之一。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两代网间互通技术,并首次提出了无状态翻译方法IVI,并形成了由中国主导的一系列 IETF 标准体系。这些获奖的 10 个 RFC 都是这一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它们分别解决了不同问题,填补了国际互通方面空白,为全球网络转型奠定基础。
其四大创新点包括:无状态地址映射与协议互通;跨层地址编码与双重翻译;面向运营级别 IPv6 单栈组网融合机制;以及终端内支持App对于单栈适配。这套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实际使用量大的 IPv6 单栈网络技术标 准。同时,该系列标准还被多家设备厂商如华为、中兴、Cisco 和 Juniper 实现并在各地网络运营商进行试点或规模应用,如 CERNET、中国电信,以及美国 Verizon 和 Canada Rogers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