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小型空气净化器出口成绩喜人外资品牌销售好卖的原因分析
韩国空气净化器出口表现亮眼:外资品牌销售热门背后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市场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持续增长。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量达到558万台,零售规模达到128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8.5%和8.8%。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国内电商平台和家电卖场上的飞利浦、霍尼韦尔、布鲁雅尔、夏普等外资品牌占据了主流,而国产品牌则相对较少见。
此前,韩国关税厅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数据表明,2016年韩国空气净化器的出口同比增长46.6%,总额达到了8600万美元。在这些出口中,有46.5%被送往中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74.9%,增幅显著。这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由于国内市场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这使得消费者对外资品牌有更高的信任度,从而使得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更好的接受度。此外,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早期就面临雾霾问题,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其产品成熟度也更高。
其次,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是人们对于健康意识和生活品质提升,这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理念越来越接近。在这些国家里,居民通常会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不是仅仅解决除霾的问题。
尽管如此,也不能忽视一些专家对于目前情况的看法,如上海交通大学吴吉祥教授曾指出,“由于需求、目标客户以及环境条件不同,不一定所有进口产品都适合中国这种高污染环境。”
此前,一些调查显示,在欧美地区约有40%的人使用空气净化器,而在日本这个比例为27%,但是在中国,只有不到2%,而韩国则高达70%。这说明,即便是相同类型的产品,其适应能力和性能标准也有所不同。
然而,也有一些负面新闻曝光了一些进口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去年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121批次市售空气净化器进行抽查,其中包括19.8%不合格率的事实,以及央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一些被广泛宣传并热销的大型户外型号中的两款进口机型表现并不理想,这给予了国产设备重新崛起的一线希望。而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空气净化器用滤网过滤器》、《静电式集尘过滤器》两个行业标准即将出台,将进一步规范行业,使未来国产设备能够提供更多优质选择给消费者。(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