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研动态30部科普图书夸张入围2023首都科普好书

  • 天文图吧
  • 2025年05月13日
  • 132家出版社提交436部作品,30部科普图书荣获“2023首都科普好书”称号。12月13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的in book生活书店,举办了“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发布活动。这次入围的30本图书包括《大国重器》、《巨目观天——中国天眼的故事》和《生命的灵动:中国生物多样性影像20年》等。此外,活动还包括了“2023首都科普三十书”阅读分享会和主题展览

天文科研动态30部科普图书夸张入围2023首都科普好书

132家出版社提交436部作品,30部科普图书荣获“2023首都科普好书”称号。12月13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的in book生活书店,举办了“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发布活动。这次入围的30本图书包括《大国重器》、《巨目观天——中国天眼的故事》和《生命的灵动:中国生物多样性影像20年》等。此外,活动还包括了“2023首都科普三十书”阅读分享会和主题展览,以正式对外发布活动计划。

这项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承办。今年7月,市科协向全国出版机构发出征集通知,并在7月31日收到了132份报名以及436部作品参评。在经过专家的资格审查和评阅后,最终选出了30本作品作为“2023首都科普好书”。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苏青表示,这些入围作品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国内原创科普图书主体为专家学者;二是主旋律正能量满满;三是少儿版形式创新多样;四是引进版优中选优,有8本来自国际引进。

孟凡兴党组成员强调,此次活动进入平台打造阶段,将逐步建立常态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运营机制,为形成优质资源汇聚平台、传播推广平台以及人才交流平台奠定基础。

发布当天,一位研究员郭耕,以及其他几位作者代表共同参与了“我在北京的科普创作路——科学家谈北京读物地图”的讨论,并分别朗读自己的作品,如《鸟人话鸟》、《计算的脚步》等。

此外,该组织还宣布了一系列关于阅读分享计划,其中包含三个“30”,即提供30本好的读物给公众阅读,以及设立30个阅读空间,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些优秀之作。此计划将于12月至1月期间进行,并涉及多个合作伙伴机构,以扩大影响力并探访科技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