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揭秘冷星能量的耀发极限
在近期的科研进展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李广伟等研究人员通过SVOM卫星的地基广角相机阵列(GWAC)的触发事件,成功收集并整理了来自162颗光谱型从M2到L1冷星的163个超级白光耀发,这一数据样本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这一庞大数据集,他们揭示了两个重要新发现:首先,恒星表面积越大,其产生的最大耀发能量也随之增强;其次,与更冷的M7-L1恒星相比,M2-M6恒星单位表面积上产生的最大耀发能量显示出更高的一般规律。这两项新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究冷星耀发活动产生机制至关重要,并且有助于评估这些活动对宜居行星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已被收录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2024年第971卷第114篇文章中,并提供了一篇链接供读者进一步查询。此外,研究团队还利用GWAC从2017年11月至2023年3月间收集的大样本数据库,对来自不同类型恒星的超级白光耀发进行了详尽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即使亮度仅占太阳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大约变亮1万倍时,最大的耀发能量能够达到10³⁶˙⁴ 尔格——这远超过太阳最大耀发能量所达到的水平。
这种独特的地基观测技术不仅扩展了科学家们对冷星行为模式了解的手段,而且揭示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实:“冷星表面积越大其最大白光耀发能量也越大”。此外,对于那些温度低得多、颜色较暗(即M7及更冷)恒星而言,它们在X射线和氢Hα线上的表现明显弱于较热恒体,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拥有低于其他类别恒体的大规模白光爆发出能力?GWAC便是解开这一谜题的一个关键工具,因为它能够捕捉到如此巨大的变化事件,使得科学家们可以直接观察这些异常现象,从而推动我们理解这些激烈事件背后的物理机制。
GWAC作为SVOM卫 星的地基后随观测网络,以每秒不到5秒曝光时间覆盖整个夜空中的5000平方度区域,是追踪和记录超级白光爆出的最佳选择。而与此同时,结合LAMOST和2.16米望远镜提供的一系列精确数据,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些激烈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潜在地外生命可能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