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我国研究团队在天文学媒体报道中突破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物品科学研究新进展
我在新华社武汉的报道中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团队成功地推进了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使得我国在这方面实现了完全自主。卫星重力测量是一种高科技,它可以通过从不同高度对地球质量分布进行监测,从而提供有关地下水资源和其他地质变化的宝贵信息。
据我所知,该研究所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精密探测新理论与新技术”创新任务团队以及“卫星大地测量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在开发用于捕捉时变重力场产品以及软件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产品不仅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已经被公开发布给全球用户使用。此外,团队还独家开发了一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重力场反演软件和卫星应用软件,这些都获得了相关软件著作权。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成果对于实现我们国家在下一代重力卫星计划中的模拟仿真、区域水资源管理利用以及深入研究地球动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这种复杂技术需要两颗相距200多公里的小型卫星,每颗大小相当于小轿车,其间距离误差只能比人类头发丝直径小百分之一。这两颗衛星之間的距離變化是由於地球表面質量遷移導致的地球引力的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影響這兩顆衛星之間距離的變化,因此通過測定兩顆衛星之間距離改變就能逆向工程出地球引力的改變及表面的質量遷移。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此技術对华北、东北地区地下水进行监测,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