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浅谈传感器种类及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人物探究传感器多样性及其发展趋势
在微波通讯、卫星发送等无线通讯领域,雷达、导弹诱导、遥感以及射电望远镜中,传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处理能力,我们对传感器性能指标(包括精确度、可靠性和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操作友好性的提升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因此标准输出模式变得必要。随着大型传感器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它们正被各种高性能微型传感器所取代,这些新型传感器主要由硅材料制成,具备体积小、重量轻、高响应速度和成本效益。
1.1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实现的微型化
目前,大多数传感器正在从基于结构化生产设计向基于CAD模拟式工程化设计转变。这一转变使得我们能够快速而经济地开发出新的高性能系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快的支持。MEMS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控制、新工艺、新电子技术以及多种学科,是一个充满前景的新兴领域。MEMS核心是将微电子与微机械加工结合,以创造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新型系统。在几十年的努力下,尤其是在最近十年里,该技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将信息系统推向了更加精细、小巧、高效且可靠的地步。
1.2 微型化传感器应用现状
当前,这些类型的小尺寸、高性能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信号探测,以及医疗自动化等行业中,对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进行测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应力应变声光电磁热PH值离子浓度生物分子浓度等参数。
2 智能化
智能化传感器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的综合性产品,它融合了多个学科知识,并迅速获得科研界的大规模接受。在分布式实时监测网络监测和复杂信号处理方面,其影响显著。
2.1 智能化特点
智能化传感者不仅包含主体为物理检测部分,还配有辅助部件如温度或环境压力的检测,可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导致误差。而硬件部分除了放大处理存储外,还执行与计算机通信联络。这种设备比普通探测仪可以同时进行各项功能并提高精度便宜性,同时具有自诊断校准能力,可以根据工作环境发出警告并分析异常情况。当遇到故障时,它能够找出问题所在。此外,由于数字接口可以直接与计算机通信,可远程控制或锁定工作状态;还能发送数据给用户端。
2.2 智能化发展与应用现状
目前智能组合装置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如美国霍尼韦尔ST-3000系列全智能变送德国斯特曼二维加速度计单片集成压力计固态图像探测元件等代表产品。此外,以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新一代智能工具,也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此阶段虽然仍采用4-20mA模拟信号,但未来预见会逐渐采用数字总线协议以实现通用性。现在已有成功案例显示在空间技术研究中使用此类设备,而未来的扩展可能涵盖更多化学电磁光学核物理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