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力机器人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无人物流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无人装备?全无人配送,预计多久后能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行业布局正推动智慧物流网络的无缝融合
自动导航的无人车,一路安全行驶后,与外号“擎天柱”的快递塔完成对接;在塔顶已接收到预约指令的无人机,搭载包裹平稳飞行,精准投递到用户取件点;在居民楼下,有可保温和冷藏的刷脸智能柜,用户只需2秒就能开柜,还不用带手机;在家门口,收包裹“神器”菜鸟小盒支持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这是菜鸟无人物流在雄安市民中心推出的最新应用场景。
国家邮政局党组、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推广无人机、高科技等行业高科技应用和衔接。京东X事业部总经理刘艳光说,无人化技术正在逐步实现,从进货存储拣选分拣到最后1公里配送,无人仓储、车辆及站点代表了新型供应链体系。
技术助力AI加持
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将未来几年年均增速达20%。
菜鸟资深算法专家朱礼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AI是做出来的”。朱礼君说,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数字化要素,比如一个包裹需知道体积装了什么商品及目的地,“这些信息要素都必须数字化才能被读取”,并与车辆信息实现最优匹配。
苏宁物流有关负责人说,“卧龙一号”速度可达12千米/小时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卧龙一号”能单独上路有多种AI高科技加持,如多线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简称惯导)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式,不但能自主导航定位精度还高达1—3厘米;苏宁还研发“四足行走”的“卧龙一号”,将拥有更多技能提供更多智能服务。
如何落地信息共享监管缺一不可
全无人物流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刘艳光乐观表示目前京东AI设备全面开启常态化运营进入智慧物流各环节。去年起京东已开展常态运营工作。“我们依托现有站点建设起降点周边村子建立抛货点进行订单配送近百个订单提前享受了更高效便利购物体验。”刘艳光说。但仍面临政策瓶颈,如法律法规完善大规模应用应该很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