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动优衣库入驻京东自然界中追赶天猫的步伐
4月8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与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共同出席了优衣库入驻京东的签约仪式,这一场景让人不禁回想起6年前优衣库入驻天猫时的情景。在那个时候,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中国区CEO潘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以及当时的淘宝CEO陆兆禧都参与了这一重要活动,展现了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优衣库是日本迅销集团旗下的七大品牌之一,它在中国市场已经有13年的历史。2013财年,其大中华区全年度销售净额约为107亿元人民币,对迅销集团总销售额来说占比约为15%。可以说,在中国市场上,优衣库的地位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到2020财年的5万亿日元销售目标(2013财年约为1.38万亿日元),迅销集团需要依赖中国市场的销售翻番。
在入驻京东之前,天猫一直是优衣库在中国线上主战场,其官网甚至与天猫旗舰店直接打通。而据业内人士透露,马云或许是小股东之一,他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在得知优衣库将要入驻京东后,有工作人员多次想要劝阻。但最终双方达成了合作,这显示出对京东渠道能力的认可,以及对提升销量的一种追求。
对于京东而言,将像这样的品牌吸引入驻,不仅能带来整体销售额增长和盈利能力改善,而且意味着能够提供从仓储到配送的一系列服务支持。这包括存放货物于京东仓库并由其完成配送等。此前,一名 京东副总裁表示开放平台体验自营化将是未来两年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他还提及开放平台将发挥自营优势,同时拓展物流业务。
这个决定也标志着一种新的竞争模式,其中 京东通过自身优势——如自建物流网络—来挑战阿里的天猫。如果菜鸟物流未能派上用场,那么在电商领域中,与 京东相比会显得落后。目前看来,如果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那么 京東開放平台业务呈现不断攀升之势,而 天貓则可能逐渐下滑,最终二者之间差距可能会缩小至只剩一线之隔。不过,此事还需观察,因为即便如此,大型电商企业仍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在背后的策略和创新中寻找突破点,以维持领先地位。
作为经验主义者,我认为,要想赶超,如同刘强東所说的“十节甘蔗”,我们必须吃掉零售产业链上的更多甘蔗节数,即不仅做交易平台,还要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等环节,并通过持续成本降低实现多环节盈利。这也是为什么我相信体验自营化是一条关键道路,因为它关乎用户体验,而商品再好价格再低,也无法解决购物痛点问题。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效率,比如统一服务标准,使第三方商品也能以最快速度送达,从而发挥潜力并带来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