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选择自动驾驶汽车时需要了解其自动化等级和传感器分类
导语:自动驾驶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和其他技术实现车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行驶的能力。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使电脑能够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的情况下,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自动驾驶汽车通常分为不同的自动化等级,从L0到L5:
L0:无自动化,车辆完全由驾驶员操控,没有任何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L1:驾驶辅助,车辆具备一些基础辅助功能,如定速巡航和车道偏离预警。
L2:部分自动化,车辆能同时进行横向和纵向控制,如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
L3:有条件自动化,在特定条件下车辆可以自動駕駛,但驾驶员需随时准备接管。
L4:高度自動化,在限定区域和条件下車輛完全自動駕駛,无需驾驶员干预。
L5:完全自動化,車輛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自動駕駛,没有驾驶位也没问题。
传感器如激光雷达(LiDAR)和摄像头用于感知周围环境,为路况提供信息; 人工智能则用于决策与控制,以确保車輛的安全与高效行走。
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及角速度陀螺仪作为“内耳”,多年来一直在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等应用中执行基本任务。它们独立探测到車輛运动,而无需其他传感器输入。
IMU可用来推算位置以提高定位信息输出频率。在某些不利于GPS信号的环境中(如隧道或高楼附近),IMU需要推算位置10秒至30秒,这种情况下的推算误差越大。允许的定位误差范围只有10~30 cm,所以军用IMU或研究用的IMU能够提供这种性能但价格昂贵。为了市场需求开发人员使用基于MEMS的加速度计及陀螺仪,其价格低于100美元,但性能还未达到高级应用所需水平。此外震动或高瞬时加速度会引起MEMS传感器结构粘连,这对长期使用造成挑战。
尽管消费者市场接受基于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故障率,但是否满足汽车企业对低故障率及使用寿命要求,将是另一个挑战。每个人期待着早日实现交通运输领域里程碑式发展,每天数以万计工程师致力于开发新一代传感技术使之成为可能。而且,对于如何将这些技术融合成实际应用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们是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的一系列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