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机器人在医疗赛道上争先恐后谁能最快完成物品的诊断任务

  • 科研进展
  • 2025年03月12日
  • 我相信,人工智能(AI)在现阶段并不是要取代医生。在诊断过程中,AI能为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对医疗行业来讲,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9月6日,在腾讯优图和《科学》系列期刊联合举办的首届计算机视觉峰会上,我作为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强调了AI在医疗中的角色——辅助,而不是替代。去年11月,科技部提出依靠腾讯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这次以计算机视觉为主题的峰会上

我机器人在医疗赛道上争先恐后谁能最快完成物品的诊断任务

我相信,人工智能(AI)在现阶段并不是要取代医生。在诊断过程中,AI能为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对医疗行业来讲,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9月6日,在腾讯优图和《科学》系列期刊联合举办的首届计算机视觉峰会上,我作为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强调了AI在医疗中的角色——辅助,而不是替代。去年11月,科技部提出依靠腾讯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这次以计算机视觉为主题的峰会上,我也开辟了专门环节,探讨医疗AI的可能性。

医疗AI,前途无限,但也竞争激烈。而且,在如此热闹的领域内,并没有哪家公司的产品真正通过了国家食药监局的相关资格认证。患者什么时候能切身感到AI医生的存在?还要继续等待。

我在会议上透露,我们推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医学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因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身份的“加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算是医疗AI领域的“国家队”。

据我介绍,该平台分析的人像超过了一亿张,辅助医生服务了超过90万名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3万例。不仅如此,“腾讯觅影”还利用AI辅诊引擎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累计辅助分析门诊病例650万份,提示高风险16万次。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病人和病例数量庞大,为AI在医疗方面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我表示,我国医疗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这些为AI介入传统医疗提供了很大空间。

现在,我国在人才储备方面也有所成就。我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没有来自中国本土论文;到了现在,本土论文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几甚至几十篇。此外,从网上公开融资数据看,有三十几起融资事件发生于2017年,其中金额达18亿人民币左右。2018年,上半年的融资达到31亿人民币,“有一种说法是一家三甲医院里可能有十几家的公司谈合作。”

刚开始与医生接触时,我心里还有隐隐担心——他们会不会抵触这种新技术。但我很快发现自己多虑。大多数医生都愿意拥抱人工智能。他们认为,不管如何发展,都不应该取代自己,要取代的是那些不用这个技术的人士。

“我国对抗宫颈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专家提到。“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高准确地筛查宫颈癌细胞的手段。这项工作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那里资源有限。”

虽然认为未来充满希望,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目前还存在许多挑战,比如跨学科人才不足、数据整理清洗难题以及如何评估和注册这些新的工具。我期待看到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革命性的技术来改善人们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