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公众参与国际天文馆日为天文科普架起桥梁打开窗户
青年报·青年上海记者 刘晶晶 吴凯/摄
今天上午(3月11日),上海科技馆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签署天文数据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他们将共同建立科学研究和科普之间的联系和桥梁,推动天文科学数据的应用,探索天文数据。 科普建设取得新进展。 引力透镜搜索公民科学项目也已正式启动,为公众参与天文科学研究增添了新窗口。 这也是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的以“公众与天文”为主题的国际天文馆日庆祝活动,旨在激发公众参与科学的热情,感受天文之美和趣味。
◆ 强强联合,驱动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 ◆
上海科技馆是由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三个实体场馆组成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博物馆群。 上海天文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 它以其建筑之美、展示之新、藏品之独特、施工难度之大、人文之爱,创造了“完整的宇宙观”,讲述了宇宙的故事。 自2021年7月开业以来一直受欢迎。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是科技部支持建立的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负责管理、整理和整合天文领域科学数据,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天文数据资源体系,优化和完善天文数据开放共享。 平台,提供多源数据服务等。
此前,双方已在天文科普领域开展了初步合作。 上海天文馆为整个第五届宇宙奥德赛创作大赛提供了媒体和平台支持,并主办了大赛颁奖典礼,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公众对数据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带动天文科普教育。 理解。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为上海天文馆建设教育空间“天文数字实验室”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持”这体现了天文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
据介绍,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启天文数据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天文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开展多元化活动和合作项目。 推动虚拟观测站发展。 同时,加强天文科学成果科普转化,共同推动天文数据可视化应用和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 打通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领域人才培养环节,提升相关人才整体水平; 依托国内天文科技项目生产,利用生产的科学数据共同开发公共科学项目,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科学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呼吁公众参与天文科普 ◆
同日,还宣布了“巡天望远镜与公民科学”和引力透镜搜索公民科学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根据真实天文科学数据规划实施,由国家天文台李楠研究员团队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联合开发。 作为该项目的特约合作伙伴,上海天文馆还将推出引力透镜搜索系列主题活动。 通过新媒体平台、馆内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帮助公众深入了解引力透镜搜索相关知识,更好地参与到项目中。 。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在穿过大质量天体时会发生弯曲。 如果有两个天体恰好位于视线方向,当背景天体发出的光经过前景天体时,会被前景天体的引力场会聚,产生类似于透镜成像的效果,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强引力透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独特窗口。 它们可用于研究宇宙中物质的分布,约束哈勃常数和宇宙学常数,以及测试引力理论。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海量天文数据提供了数千万个星系样本,其中可能包含数千个高质量的强引力透镜。 然而,在浩瀚的样本海洋中找到这些高质量的强引力透镜系统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天文学家向公众发出了邀请,希望聚集更多的力量来参与这项工作。 正在研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望远镜具有极高的巡天效率和分辨率,有望发现更强的引力透镜系统。 未来的引力透镜搜索公民科学项目还将利用巡天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来帮助天文学家做出更多发现。
◆ 科普支持天文科普项目◆
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天文学前沿进展,了解并参与公共科学项目,当天举行的“银河论坛”2023年国际天文日特别活动特别邀请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站望远镜科学应用研究组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数据系统开发项目总技术协调员李楠作主旨演讲,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勘测空间望远镜项目和公共天文科普项目。
载人航天勘测太空望远镜(CSST)是中国自主研制建造的空间光学望远镜。 它是中国空间站作为支持空间科学与应用前沿领域研究的国家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致力于成为一个国际开放的、最先进的空间天文台,致力于天文学和物理研究。 CSST将主要用于进行大规模多色成像和无缝光谱巡天,并可以利用多种观测方法对选定的天体或天空区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CSST主镜直径2米,焦距28米。 具有大视场角和高图像质量的优异性能。 巡天舱的效率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300倍。 它将在宇宙结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形成和演化中发挥作用。 开展关于系外行星和太阳系天体的前沿科学研究。 据报道,中国“巡天”预计将于2024年左右发射,有望成为新的全球旗舰太空望远镜。
为更好地传播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知识,服务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天文馆与CSST联合科学工作中心、国家天文台科学中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发一系列科普产品和宣传品。 。
青年报·青年上海记者 刘晶晶 吴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