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历法只落后现代天文学50秒皇帝不懂扔掉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科学家。 他研究了一种日历,其时间仅比现代天文学晚了50秒。 但皇帝不明白,就把它扔掉了。 你觉得遗憾还是不遗憾呢? 祖冲之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精力集中在观察天象和研究历法上。 多年来,他每天中午在铜表上记录太阳的影子。 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制定了最科学的历法,称为“大明历”。 祖冲之的《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运用到历法上。 所谓岁差,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

祖冲之历法只落后现代天文学50秒皇帝不懂扔掉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科学家。 他研究了一种日历,其时间仅比现代天文学晚了50秒。 但皇帝不明白,就把它扔掉了。 你觉得遗憾还是不遗憾呢?

天文资讯网站_天文信息网站_天文资讯

祖冲之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精力集中在观察天象和研究历法上。 多年来,他每天中午在铜表上记录太阳的影子。 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制定了最科学的历法,称为“大明历”。

天文信息网站_天文资讯_天文资讯网站

祖冲之的《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运用到历法上。 所谓岁差,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导致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造成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 太阳每次在黄道上经过一个回归年,都会距离一年前的起点有一小段距离。 因此,冬至点每年都会向后(向西)移动。 这就是“进动”。 通俗地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并不正好是一年。 祖冲之计算出的时间与现代天文学相差仅50秒。 在没有先进观测设备的南北朝时代,想要计算得这么精确并不容易。

祖冲之改革了古老的闰年方法。 之前的农历年有十二个月,比阳历年短了约11天。 古代每十九年安排七个闰年,并额外增加一个月进行补偿。 祖冲之算出,每两个闰年一百年就会有一日误差,所以改为391年144个闰年,比古代准确得多。

天文资讯_天文信息网站_天文资讯网站

祖冲之研读《大明历》,呈呈朝廷。 没想到皇帝却完全不知情。 皇帝的宠臣戴发兴站出来反对,皇帝就把《大明历》扔掉了。 后来,祖冲之虽然奋力辩解,得到了朝臣的认可,但皇帝并没有颁布圣旨,历法仍然没有被采用。 直到祖冲之死后十年,《大明历》才开始实行。

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 文章到此结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历史故事,记得下一期再见!

喜欢的孩子一定要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指出不对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