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研究进展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APRIM每三年举办一届,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最新天文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究合作。 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下最重要的区域科学会议。 本次APRIM 2014会议由韩国天文学研究所、韩国天文学会和韩国天文学会共同主办。 会议期间,共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了科研成果和技术发展该地区的天文学。

北京大学研究进展

APRIM每三年举办一届,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最新天文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究合作。 这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下最重要的区域科学会议。 本次APRIM 2014会议由韩国天文学研究所、韩国天文学会和韩国天文学会共同主办。 会议期间,共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了科研成果和技术发展该地区的天文学。 本次会议的内容涵盖了从太阳到恒星到银河系到宇宙学的天文学所有主要学科。 会议的形式包括演讲和讨论,以促进世界各地天文项目的区域合作和研究。

刘晓伟教授作为本次会议唯一受邀做大会报告的大陆学者,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领先的大型望远镜——大天空望远镜。 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LAMOST是一台直径4米的礼仪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具有大视场(20平方度)和多根光纤(4000根光纤)。 是目前世界上光谱采集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光谱覆盖整个光波段(370-900纳米),分辨率R~1800。刘晓伟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LAMOST银河系光谱巡天的重要性,以及当前调查观测和数据分析的进展,并展示了基于LAMOST调查数据的早期科学研究成果。 该报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使LAMOST成为会后热烈讨论的焦点。

与此同时,在各分会场,刘晓教授工作组袁海波博士发表了题为“恒星颜色轨迹:金属性、本征宽度和双星研究”和“利用LAMOST研究三维消光图和银河系的扩散”。 两份关于《星际乐队》的口头报告; Alberto Rebassa-Mansergas博士做了题为“LAMOST反银河中心方向巡天中白矮星光度、质量和年龄函数的研究”的口头报告; 博士生黄洋做了题为《通过LAMOST结合射电观测发现双活动星系核系统的口头报告》的口头报告。此外,张华为副教授、袁海波博士、陈丙秋博士及博士生向茂生、黄洋还发表了论文《LAMOST恒星参数精度》、《恒星颜色回归与SDSS Stripe 82重校准》、《银河反射银河中心方向三维消光图与尘埃气体关系》、 《基于LAMOST反银河中心光谱巡天的银盘金属丰度梯度研究》和《基于LAMOST反银河中心光谱巡天的太阳本征运动的测定》报告。

2014年APRIM期间,北京大学刘晓伟教授工作组从各个方面展示了LAMOST光谱巡天的研究成果,向国际天文学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天文学研究的新高度,提升了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同时,与参会学者的交流与探讨也对LAMOST项目的科学高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