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系成果入选2017年十大天文科技进步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近日,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步”评选结果。我系张同杰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世界最大的宇宙中微子数值模拟研究”成功入选。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张同杰团队作为核心团队,与加拿大CITA、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和高能研究所以及“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团队合作,利用CUBEP3M计划开展中微“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研究。

天文系成果入选2017年十大天文科技进步

近日,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步”评选结果。我系张同杰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世界最大的宇宙中微子数值模拟研究”成功入选。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张同杰团队作为核心团队,与加拿大CITA、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和高能研究所以及“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团队合作,利用CUBEP3M计划开展中微“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研究。 数值模拟研究旨在为宇宙学观测中限制中微子的质量级和绝对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2015年,团队激活了整个“天河二号”系统14000个节点(16000个),累计CPU计算时间96小时,成功跑出了暗物质和暗物质+中微子(质量m=0.05)两组世界粒子eV)。 最高3万亿粒子的数值模拟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数值模拟总共生成大约2P的数据。 经过一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团队首次发现了以往任何宇宙学数值模拟都无法测量的宇宙结构中微子微分凝聚效应:通过比较中微子的含量可以确定中微子质量。宇宙。 测量具有不同中微子丰度(即局部中微子与暗物质密度比)的区域中的星系的特性。

2017年,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引起广泛关注并被同行引用。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科学网等媒体也多次报道和报道。 重印。

为促进我国天文学的进步和发展,鼓励和表彰取得突出成果的天文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扩大天文学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学院评选出2017年全国前十名。 天文科学技术进展。 本次评选活动共征集成果18项,其中“基础天文学及应用基础研究类”成果9项,“技术装备研制与工程进展类”成果9项,推荐给相关天文单位的评选专家进行网络投票,根据最终投票选出10名获奖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