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研究设备每年排放碳至少120万吨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发)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新发表论文估计,全球空间和地面科研设备对碳足迹的最大贡献天文学研究。 年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每年至少120万吨二氧化碳。
研究结果强调,需要采取可持续、缓慢的方法来规划未来的天文观测站和太空任务,以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论文指出,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天文研究对气候的影响,而与天文研究活动相关的碳足迹,例如飞往学术会议或运行超级计算机模拟,已逐渐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采用法国生态转型部(ADEME)和法国碳足迹协会(ABC)开发的方法,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和行星研究所的Jürgen Knödlseder,和同事根据建筑材料、运营成本、用电量以及太空或卫星任务的发射质量估算了近 50 个太空任务和 40 个地面望远镜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他们发现,全球活跃天文学研究设施的总体碳足迹相当于排放约203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每年排放约120万吨二氧化碳。 如此高的年排放量大约比估计的工作相关飞行高出五倍,其中太空任务至少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研究小组估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平方公里阵列将排放至少相当于 30 万吨二氧化碳的气体。 根据该研究估计,这一排放量也是任何设施可以实现的最大碳足迹。 他们指出,根据 ADEME 的建议,该团队在估计研究中各个设施的碳足迹时使用了 80% 的不确定性。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放慢天文基础设施发展的步伐和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整体步伐是确保未来可持续性的关键,方法是鼓励分析档案数据而不是获取新数据,或减少论文数量。 出版压力。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