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学术报告78
迈向“量子霸权”
单光子
记者:陆朝阳
时间:2019年1月4日(周五)
16:45-18:00
地点: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7号楼107室
报告摘要
原则上,量子计算机可以比经典计算机更快地解决某些问题。 尽管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构建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实际上能够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机器(被称为“量子霸权”的里程碑)仍然具有挑战性。 玻色子采样被认为是证明“量子霸权”的有力候选者。 实现大规模玻色子采样的实验挑战主要在于缺乏完美的单光子源。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报告构建具有多个光子的玻色子采样机的两条路线,这也是光子量子计算所必需的第一个路线。 在第一个路径中,我们开发了 SPDC 双光子源,同时收集效率为 97%,独立光子之间的不可区分性为 96%。 由此,我们展示了 12 个光子的真正纠缠。 在第二条路径中,我们使用量子点微柱,产生了高纯度 (>99%) 的单光子、>1000 个光子的近乎统一的不可区分性以及高提取效率,所有这些都兼容且同时地组合在单个设备中。
我们建造了 3、4 和 5 玻色子采样机,其运行速度比之前所有实验快 24,000 倍以上,并且首次达到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和晶体管计算机 (TRADIC) 快约 100 倍的复杂性)。 我们希望在短期内实现 20 光子玻色子采样。 相关论文可以在~cylu找到。
记者简介
陆朝阳,博士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研究。 在《近代物理学评论》发表文章1篇,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文章5篇,在《Nature》发表文章数篇。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9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4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29篇,被引用超过6700次。
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一次(2015年)入选《物理世界》年度突破性进展,两次(2016年17日)入选美国光学学会OPN评选的《国际光学重要进展》,四次(2007、12、15、17)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进步十大新闻。 入选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1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16年)、《自然》杂志“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香港求是科学技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4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中国五四青年奖章(2017)、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