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技领域云入选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
近日,院财务局发文公布了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天文科技领域虚拟天文台-云”成功入选。
为进一步凝聚和展示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应用成果,促进和扩大科研信息化建设成效,促进“科学”下各学科和技术领域的信息环境深度融合,为支持中科院“先行行动计划”,中科院文章财务局组织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院内39个单位共提交案例39件。 经过两轮专家评审和现场打分,最终评选出“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
天文科技领域云项目由国家天文台牵头,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天津大学等参与。 该项目以国产核心天文观测设备的时间申报和立项、数据采集、共享、使用、项目设计和开发为基础,集成了天文观测所需的科学数据、科技文献、高性能计算、软件和软件。观察和科学研究活动。 实用工具等资源形成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网络化科研平台; 以中国天文数据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天文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为基础,打造基于虚拟天文台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平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该平台于2014年5月上线,整合了医院五个主要观测站的十多套观测数据和云计算资源; 拥有近300名注册用户; 为LAMOST、BATC、CSTAR、SCUSS、AST3、2m4、NVST、Bootes-4提供服务。为50BiN、SBRS等观测设施提供数据管理和发布服务; 为丽江2.4米望远镜、兴隆2.16米望远镜提供观测时间申请等运营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