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及其科学研究专题发表于科学中国物理力学与天文学
复旦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马玉刚院士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宏伟院士组织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及其科学研究专题”发表在《中国》 《科学中国:物理、力学与天文学》2020年版,共11期出版。 特刊共包含4篇综述文章和6篇进展文章。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及其科研专题”由我国从事加速器物理和核物理研究的专家组成,聚焦惠州加速器簇装置及其未来发展,聚焦核物理及其前沿可以基于该加速器设备开发。 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可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主要包括超重核研究、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核天体物理研究、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高能密度物理研究、QCD相结构研究,以及未来电子离子碰撞物理和高强度μ子与反质子研究, ETC。 。
高强度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简称“HIAF”)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安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具备生产极限加速器能力的新一代高强度重离子加速器设施。 远离稳定线核素的能力,可提供国际上极高峰值电流强度的重离子束(U35+离子能量为800 MeV/u,通量强度为1×1011ppp)和极高测量精度的核质量测量。世界。 谱仪(精度高于1×10-6)将为国际核物理研究提供领先的研究条件和实验平台。
惠州部署了产业化工作,包括规划建设离子加速器高端制造产业链和南方医用短寿命同位素生产基地。 惠州规划培育发展重离子癌症治疗设备制造、放射加速器制造、先进加速器设备配套设施。 同时积极开展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中子物理、辐照诱变育种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应用,加大重离子在癌症治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等(质子中国编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