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热门研学游引领潮流
贵州日报天眼报记者 卢庆建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是来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缩写‘FAST’……”听着平塘三天旅游公司讲解员石莉的讲解,来自湖北的六名孩子和深圳既新奇又刺激。 这是平塘三天旅游公司5月2日接待的第一个科普考察团。
该团伙由来自湖北的陶女士一家四口和来自深圳的三个家庭组成。 按照行程安排,到达目的地后,导游张嘉璐和施莉交接了营地,并举行了简单的开营仪式。 施力向孩子们赠送了笔记本和笔,向学生家长颁发了“中国天眼”护照,随后参观了天文体验馆、南仁东事迹馆和天眼照相馆。 下午,他直奔天眼观测塔参观射电望远镜。
陶女士的女儿陶怡然是武汉一所外国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 她曾参加过学校的科技飞行器模型组,并聚精会神地聆听施丽姐姐对“中国天眼”的讲解。 她还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些感兴趣的点。 加深印象和理解。 “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也有展示天文内容,但不如贵州的天文体验中心全面。这次我带两个孩子来贵州,主要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体验天文科学。”
作为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国家中小学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科普示范基地,平塘天文文化园研学游学项目发展迅速。 平塘县三田旅游公司负责学习考察牵线搭桥的杨琪表示,整个五一假期,各旅行社节前行程排得满满的。 仅5月1日一天,学习小组就有3个,人数超过100人。 人们。
据了解,自今年3月恢复学习项目以来,平塘天文科普基地已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 旅行社及相关机构必须提前半个月预约,5月份的预约已安排在11日。 特别是一些设有天文专业的大学,将平塘天文科普基地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天眼天文科普、科研教育和文化旅游的价值,平塘围绕“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天文文化体验区、地质与生态旅游创新示范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天文旅游小镇“五大目标”,从2017年开始,着力打造集天文科普、研究教育、宇宙探索、旅游度假、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天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