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新闻中国天眼发现44颗新脉冲星明年完成巡检开始寻找地外生命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国际天文论坛9月15日在江苏落下帷幕。中国科学家也带来了天文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的运行观测状况以及“悟空”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国内外天文学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会议现场 FAST发现了44颗新脉冲星 寻找外星生命将于明年开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平塘,于2016年9月建成启用

结果新闻中国天眼发现44颗新脉冲星明年完成巡检开始寻找地外生命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国际天文论坛9月15日在江苏落下帷幕。中国科学家也带来了天文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的运行观测状况以及“悟空”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国内外天文学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天文研究报告_天文研究_天文科研动态

▲会议现场

FAST发现了44颗新脉冲星

寻找外星生命将于明年开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平塘,于2016年9月建成启用,其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

天文研究报告_天文研究_天文科研动态

FAST首席科学家李谷表示,近两年FAST已发现44颗新脉冲星。 随着接收装置的不断调试,FAST巡天成像的效率将不断提高。

除了正在调试的19波束接收机外,FAST还将安装和调试多台接收机,覆盖70 MHz至3 GHz频段,以便观测中性氢、分子谱线等不同科学目标。

知识点:脉冲星

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 脉冲星于1967年首次被发现。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未知的天体。 由于这种恒星不断地发射电磁脉冲信号,所以被命名为脉冲星。

天文研究_天文科研动态_天文研究报告

调试完成后,FAST将于明年接受验收,开始全面实施脉冲星授时、寻找地外生命等科学任务,并向中国科学家开放。

“悟空”探测到50亿个高能粒子

使用寿命将从3年延长至至少5年

此外,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迄今已获得近50亿个高能粒子。 卫星所有设备运行状况非常良好,各项性能与首次发射时相同。

天文科研动态_天文研究报告_天文研究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我国于2015年底发射了全球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设计寿命三年。 据悉,由于运行状况良好,卫星在轨工作时间将由设计三年延长至五年甚至更长。

“悟空”本月将发布新研究成果

核心内容是新颖的、首次出现的现象。

此外,“悟空”预计今年将发布第二批科研成果。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表示,除了去年底公布的第一批暗物质探测成果外,“悟空”另外两项重大科学任务也取得了重要发现从事宇宙射线和伽马射线天文学研究。

天文研究报告_天文研究_天文科研动态

天文研究_天文科研动态_天文研究报告

“第二个成果是宇宙射线的研究,研究成果将于今年9月提交给专业期刊发表。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天空中的这个窗口,所以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

常进表示,这一发现的核心内容是极高能量下的宇宙线分布与之前推测和想象的不同。 有一些相对较新的现象是第一次见到。 这些现象可能与太阳系周围的宇宙射线有关。 与起源和传播有关。

我院为配套全球最大天文射电望远镜FAST的“射电天文科普文旅产业园”(兼天文小镇)提供规划建设解决方案。

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建设规划

项目背景:

天文科普文化园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十佳文化产业园”之一,开展天文科普园项目建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FAST项目的落户带来的。 对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招商、运营管理等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项目介绍:

项目聚焦FAST核心资源,整合周边独特的天文、地质、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环境容量、旅游市场、人口容量等规模预测,秉承“天、地、人”的发展理念》,以天文为主题,以文化为主线。 以世界天文学发展史、射电天文研究、深空探测、宇宙探索等天文元素为特色的天文科普文化园区。 以市场驱动,激发市场化开发主体参与开发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促进各方共赢。 以产业为核心,形成科研与科普、科学与艺术、旅游与文化、产业与城镇、民族与世界的融合统一,打造与“天、地、地”和谐相处的国际天文旅游目的地。地球和人类”。

奖项:

该项目荣获广东省工程咨询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天文科研动态_天文研究_天文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