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彭秋和教授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 科研动态
  • 2024年06月17日
  • 2023年4月26日下午,南京大学彭秋和教授应邀来我所做了题为“Stellar Life History and Supernova Explosions—The Role of Magnetic Monopoles”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听。 彭秋和教授多次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并被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聘为兼职教授。 1994年

南京大学彭秋和教授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4月26日下午,南京大学彭秋和教授应邀来我所做了题为“Stellar Life History and Supernova Explosions—The Role of Magnetic Monopoles”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听。

彭秋和教授多次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并被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聘为兼职教授。 1994年,他成为第一位受邀到NASA做学术报告的中国大陆科学家。 彭秋和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核天体物理(含高能天体物理)、星系天文学、宇宙学等问题。 此次来我所做学术报告的目的是与师生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次报告由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尤晓鹏教授主持。

天文学术交流_天文家园天文论坛

报告中,彭秋和教授首先介绍了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内部的热核燃烧和热核演化过程,然后介绍了不同质量恒星的演化和命运,从形成对恒星的成熟、死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随后,他深入探讨了超新星爆炸的机制和特征,解释了超新星爆炸对宇宙演化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四大谜团(1.超新星爆炸的物理原因;2.白矮星不冷却之谜;3.为什么地球、木星等行星的核心处于熔融状态;4.宇宙热大爆炸的物理原因)。 最后,他谈到了一些关于核心塌缩超新星爆炸的国际争论,然后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了他的观点——利用磁单极子催化核衰变能引爆超新星,大量天文观测证实了磁单极子的发现。单极子的极端存在。 报告结束后,我们就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天文学术交流_天文家园天文论坛

本次学术报告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师生们纷纷表示,听了彭秋和教授的讲解,对恒星的生命史和超新星爆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认识,对天文学领域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学术报告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我校师生了解天文学前沿研究和学术动态提供了平台。

撰稿:游小鹏

审稿人:桑文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