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无人物流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 科研动态
  • 2025年05月22日
  • 无人物流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无人装备?全无人配送,预计多久后能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行业布局 正实现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自动导航的无人车,一路安全行驶后,与外号“擎天柱”的快递塔完成对接;在塔顶已接收到预约指令的无人机,搭载包裹平稳飞行,精准投递到用户取件点;在居民楼下,有可保温和冷藏的刷脸智能柜,用户只需2秒就能开柜,还不用带手机;在家门口,收包裹“神器”菜鸟小盒支持一键打开

工业机器人无人物流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人物流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无人装备?全无人配送,预计多久后能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行业布局

正实现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自动导航的无人车,一路安全行驶后,与外号“擎天柱”的快递塔完成对接;在塔顶已接收到预约指令的无人机,搭载包裹平稳飞行,精准投递到用户取件点;在居民楼下,有可保温和冷藏的刷脸智能柜,用户只需2秒就能开柜,还不用带手机;在家门口,收包裹“神器”菜鸟小盒支持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这是菜鸟无人物流在雄安市民中心推出的最新应用场景。

国家邮政局党组、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推广无人机、无人车、無人的仓库等行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無缝衔接。京东X事业部無人的機产业中心總經理劉艷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隨著大數據、大腦化技術等科技的應用,物流業在多個環節正逐步實現「無人的化」。京東形成了以無人的倉儲、無人的機械、新型貨車為代表的一種新型供應鏈體系,並逐漸被應用於物流各個環節。其中,无人の倉解决进货、存储、拣货分拣等环节的问题,无人の车主攻城市环境下的最后1公里配送,无人的機械锁定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最后1公里的问题。刘艳光说,由于重卡的大型货运机械已经研发成功,现在开始实施重点落地。

技术助力

视觉和惯导等多种AI加持

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对未来几年年均增速将达20%。

京东资深算法专家朱礼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AI是做出来”。京东の 无人员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物料要素数字化,将所有物料连接起来;二是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搬运工作。

朱礼君说,可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技术对所有要素进行数字化,比如对于一个包裹,你必须知道它体积里边装了什么商品目的地,“这些信息要素都必须数字化才能被读取”,并与车辆信息实现最优匹配。

我们还使用视觉识别商品体积,用智能传感器读取数据。在没有任何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大量自动机械臂分拣打包AGV小车和机械叉车搬运,并且使用传感器判断包裹目的地,以自动线切换把包裹送到空中或陆上的交通工具上。

苏宁的人工智能负责人表示,“卧龙一号”速度可以达到12千米/小时,可以爬坡高度35度,可以续航8小时。“卧龙一号”能单独上路,是因为有许多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简称惯导)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式,不但可以自主导航,而且位置精度高达1—3厘米;而且有激光雷达和视觉实时识别周围行人汽车障碍为规划出最佳绕行路径提供依据。苏宁正在开发一种四足移动版本“卧龙一号”,它不仅会乘电梯,而且未来还会爬楼梯,将拥有更多技能,为顾客提供更多服务。

然而有人担心关于安全问题,比如如果飞机撞到了鸟类怎么办?如果飞机途中被故意击落怎么办?苏宁表示新研发出的"行龙一号"能够自动规划路线避开障碍,在遇到突然出现的人员时也能够发出警告并停下来。

王喜富教授认为:“未来的承载平台趋向开放共享监管,以及减少市场中的中间环节建立诚信体系。”

随着法律法规完善,大规模全程配送应该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但目前仍然存在政策瓶颈以及法律法规未完全适应这样的创新,因此具体时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它将彻底改变我们获取商品所需付出的努力。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也是必经之路,因为这意味着更高效率,更便捷的事务处理,让人们能够从繁忙的生活中获得更多休息时间,同时让商家也能更加有效率地管理他们的事务。这是一个双赢局面,我们期待这个美好的未来早点来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