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三菱电机造假丑闻再现日本工匠精神何去何从反复探究机电一体化能带来什么革新
近期,三菱电机再次陷入造假风波,涉事产品包括未经法规规定的电磁干扰测试的3万多台建筑控制设备。公司公开承认,这些设备长达十年时间内没有进行必要的测试,并且在销售过程中使用了符合日本安全法标准的标志。这并非三菱电机第一次遭遇造假丑闻,其检验数据造假问题可以追溯到1982年,跨度长达40年。此外,该公司还因向欧盟运送不符合当地标准的汽车无线电接收器而受到处罚。
此前,一系列丑闻已经对企业造成了重创。在2021年的另一起事件中,三菱电机被曝光其列车空调和火车制动器中的检验数据造假。该公司使用计算机程序生成可追溯至1980年代铁路设备的伪造数据,而不是按照要求对每个部件进行新的测试。此外,该公司在处理之前的一些问题时表现出过于宽松态度,如2019年的汽车无线电接收器事件中仅对高管进行了一定的惩罚。
面对这些严重的问题,三菱电机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恢复信誉。董事长和总裁辞职,并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同时引入了一个外部律师团队。不过,即使如此,这家百年老企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在最新一份报告中,该律师指出了从1982年至2022年3月之间,有约40%的变压器存在欺诈性测试或设计缺陷,这导致变压器国际证书被暂停。
这种连续不断的问题让人质疑“日本制造”的质量保证金字招牌是否还有剩余价值。其他知名企业如日野汽车、东丽也相继出现类似的丑闻,使得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这场危机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管理体系,以确保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故。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更加警觉,对于任何声称具有“工匠精神”的品牌,都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