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患者凭借北脑一号成功实现意念递水

  • 科研动态
  • 2025年04月07日
  • 北大医院成功实施全球首例半侵入式128通道高通量柔性无线脑机接口植入术 瘫痪患者凭借“北脑一号”成功实现“意念递水”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四肢瘫痪的30岁男性患者完成“北脑一号”脑机接口植入,实现用思维操控机械臂自主饮水。据悉,这是全球首例半侵入式128通道高通量柔性无线脑机接口植入的患者,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瘫痪患者凭借北脑一号成功实现意念递水

北大医院成功实施全球首例半侵入式128通道高通量柔性无线脑机接口植入术 瘫痪患者凭借“北脑一号”成功实现“意念递水”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四肢瘫痪的30岁男性患者完成“北脑一号”脑机接口植入,实现用思维操控机械臂自主饮水。据悉,这是全球首例半侵入式128通道高通量柔性无线脑机接口植入的患者,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功能重建带来新希望。

30岁的小锐(化名)两年前因意外导致颈髓损伤,遗留四肢瘫痪。他四处求医未果,生活能力的丧失使他陷入绝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去年,小锐从亲友处得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在进行一项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联系到了该院神经外科主任伊志强团队。经过严谨细致的评估,小锐完全符合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

手术现场(北大医院供图)

  ?

手术采取半侵入脑机技术路径,将“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植入患者相应脑区。在导航设备的精准指引下,伊志强将一片薄如蝉翼的128通道柔性电极植入患者硬膜外手皮层运动区,并将硬币大小的主控元件嵌入颅骨表面,信号传输线圈植入骨膜下,与术前手术计划完美吻合。整个手术总体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术中测试及术后开机均显示信号采集质量良好,小锐也成为第一位接受“北脑一号”植入的患者。

手术后,小锐的恢复过程很顺利。术后第5天,研究团队开机测试并进行训练。小锐只需“动动脑筋”,固定在桌上的机械臂就成了他的“手”。当小锐喝到第一口自己意念操控的机械臂递过来的水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

“‘北脑一号’脑机系统拥有128通道,实现了全球同类脑机产品的最大信号通量,信号采集精度、信号传输和处理性能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教授表示,这套系统通过微型体内机、便携式体外机和软件算法,可以为脊髓损伤、脑卒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等运动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据悉,该系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基于柔性ECoG的高性能全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通过神经可塑性和解码算法,实现高精度、低延迟的运动解码与控制,促进脊髓损伤伴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恢复运动,此次植入术后的信号采集率高达98%以上。展望未来,伊志强表示,目前我们所关注的脊椎损伤、脑卒中等失能患者都有可能从中获益。


猜你喜欢